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做客新华网,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新华网 李相博摄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高畅)?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做客新华网201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减税力度超预期?落实需加大服务业抵扣力度
主持人:当前,国内、国外环境错综复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尤为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举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刘尚希:积极财政政策是加力提效,减税降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是形势发生了变化。今年的形势更为严峻、更为复杂,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大变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也在强化,面对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多。在这种非常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积极财政政策就要加大力度。
加力提效体现在减税降费的力度要加大,这次力度超乎大家的预期,普遍反映没想到。增值税基本税率下降3个点,原来以为降1到2个点,从16%降到13%,这个力度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所以,减税加上降费,加在一起,预期减轻负担达到2万亿。
主持人:怎样把政策落实下来,把经济活力提上来?
刘尚希:政策制定以后关键是怎么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复杂程序,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比如,减税不是简单的调税率。增值税是三档税率,增值税的上缴是销项和进项的差额,各个行业之间相互关联。
基本税率从16%降到13%,主要是针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服务业适用的是6%的税率。这样一来,对服务业有什么影响呢?可能很多人没考虑这个问题。它的影响是,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它的税收就会上升。
比如,服务业原来购买的货物能够抵扣16%,现在只能抵扣13%。少了3个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要多交3个点的税。在这个情况下,税负就会上升。要实现主要行业税负大幅度下降,保证所有行业的税负只降不增,相关的抵扣政策,尤其是服务业,就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加大抵扣的力度,才能使服务业在现有税率不变、在制造业等行业税率调整的情况下,税负不会上升。
——赤字率安排超市场预期?给未来政策留有空间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赤字率从3%到2.6%,再到2.8%,这几年的变化请问应该怎么理解?如何看待今年赤字预算的增加?
刘尚希:今年财政赤字的安排也是超出市场预期。原来市场预期是到3%,但是现在没到3%,也是出乎市场意料之外的。为什么没有到3%,而是在2.6-2.8%呢?实际上也是考虑到各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是考虑有没有必要通过赤字扩大来加大支出实行更大强度的刺激政策。没必要通过赤字方式更多的去做扩张性支出。
其次,我们当前面临着非常复杂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要给未来的政策留有空间。
另外,财政赤字安排要考虑到可持续和防风险的要求。防风险不仅仅是防金融风险、经济下行压力的风险,也要防财政风险,要实现财政自身的可持续。
既考虑宏观经济的需要,考虑经济和微观主体活力的需要,也要考虑财政自身可持续的需要。对于现在的赤字率安排,是通盘考虑、综合权衡的结果。
——民生改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增后劲
主持人:今年的财政支出比去年要高,这对改善民生是很好的事情。怎么让多出的财政支出更好地改善民生?
刘尚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改善民生毫无疑问是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财政支出安排上也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民生的概念不完全是福利的概念,它实际上是人的发展概念。人的发展概念包括人的基本素质、人的能力提升、生活中各种风险的防范。关于人的投入是很多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等都是关于人的投入。
通过实现人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我们既要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后劲要增强,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更多的靠人的知识、人的技能,与人相关的各种投入就得增加,积累了更加丰厚的人力资本、更加公平地让大家都能获得人力资本,就能平等地参与到经济循环中来。这样既有效率,也能获得公平,目的和手段也就统一起来了。从这一点来看,更多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非常必要的。
改善民生必须和现有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相适应。分寸和度必须拿捏好。如果分寸和度失衡了,就不是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预算安排上把度拿捏好、分寸把握好,这很重要。
——预算绩效管理要把资金从一种权力变成一种责任
主持人:您提到过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深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改革处在什么样的阶段?难点在哪里?
刘尚希:预算绩效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绩效体现的不仅仅是资金的绩效,它最终体现在政府花了多少钱,办的事怎么样,体现的是政府绩效。
从微观到宏观层面,不仅仅要考察项目绩效,还要看一个部门的整体绩效和政策绩效。所以,要逐渐从微观到宏观,通盘考虑绩效。
追求绩效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机制的问题。过去财政部门和中央发文件,要求有绩效,各个部门要考虑资金使用的绩效,这就是“要求我有绩效”,现在变成“我要有绩效”,把它变成一种内在的动力,这样的绩效才能真正爆发出来。
在难点方面,最困难的问题是涉及体制机制改革。
首先,要把资金从一种权力变成一种责任。让它更加公开透明,要了多少钱,办多少事,办得如何,自己有一个承诺。这种绩效目标的承诺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压力。
同时,绩效目标的公开又是一种外在压力。这样就会慢慢增强动力,去主动改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