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2月12日电 题:贵州山乡苗寨脱贫振兴迎新春
新华社记者骆飞、李凡
2月的贵州乌蒙山区,不时袭来的雨雪凝冻天气难抵盎然春意。位于乌江源头水域的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实现减贫摘帽后,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沿着蜿蜒而下的进村路,两旁的油菜花正悄然开放。放眼远眺,乌江主要支流三岔河、六冲河在此交汇,孕育如画美景??可矫嫠ǖ幕荽逡椎胤銎栋崆ò仓玫悖甘鞍浊礁蟠暗那鞅泵窬右郎骄褪?、错落有致。
喜迎春节的苗族村民,家家户户墙上挂着红灯笼、门头贴着红春联,节日气氛浓郁。一大早,村民王光元和爱人杨艳便蒸熟糯米,洗净石槽,开始打糍粑。只见热气腾腾的糯米被放在石槽里反复捶打后变得黏糯劲道。
“逢年过节打糍粑是苗族的传统,糍粑圆软象征着团团圆圆?!毖钛抟槐哝凳斓亟亵畏殖尚⊥乓槐吒咝说厮?,很多传统过年习俗没变,这些年日子却越来越红火了。
2017年搬迁新居前,杨艳一家和安置点内另外30余户苗族村民居住在化屋村“麻窝寨”村民组。那里背靠险要的山坳,曾经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的生活犹如“与世隔绝”。
“之前几代人就挤在两间石墙房里,经常透风漏雨?!蓖豕庠缸徘缴狭秸判戮煞课荻员日账?,要不是政府精准扶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住上现在的新房。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化屋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扶贫产业不断壮大,逐渐走出一条特色种植、养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富民路。依托乌江源如画美景,这里打造出国家AAA级旅游区——乌江源百里画廊。2017年,麻窝寨苗族同胞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换穷业”。
此前,常年在外务工的王光元,这几年大力发展本地乌鸡养殖?!跋衷诖胬肝诩τ?000多只,都是生态放养,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他说。
2014年以来,化屋村还栽种了玛瑙红樱桃、蜂糖李等各类经果林1400余亩,昔日沿岸滩涂裸露地如今花果飘香。与此同时,村里的苗族刺绣、手工食品等备受游客青睐,逐渐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在安置点广场旁,两排并列的厂房挂着“黔西县新仁苗族乡扶贫车间”牌子,车间负责人杨文丽正在指导苗族妇女生产苗绣。
“这里有20多台设备,就近吸纳了30多名妇女就业,大多是安置点贫困户?!毖钗睦鏊担敬绦迨敲缂胰说拇呈忠?,今后将大力发展,从而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17年,此前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60%的化屋村实现减贫摘帽;化屋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2400元左右提升至2020年的1.15万元。
化屋村所属的新仁苗族乡党委书记罗玉鹏说,脱贫后要加强成果巩固,今后将因地制宜布局更多产业,让贫困群众有更多元的增收渠道。同时加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群众真正在脱贫振兴中过上甜美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