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6月15日电? 题:三江源牧民多布旦种草记
新华社记者李亚光、黄涵
“不把这黑土滩变回大草原,我死都不会闭眼!”13年前夏日的一个早晨,望着家门口无草可食、骨瘦形销的牛羊,53岁的多布旦向村里人立下誓言。这里的黑土滩指的是草原退化后裸露的大片荒地。
13年过去了,没上过一天学的多布旦经历多次失败,从对种草一窍不通、未曾迈出大山一步的牧民,到已经能与专家坐而论道。他这些年亲手播下的草籽,如今开始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多草原抽芽吐绿,当地近11万亩秃山荒原披上了绿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再度归来。
位于果洛州玛沁县格多村的格多草原临近格曲河,地势开阔,是绝好的天然牧场。多布旦15岁那年,家乡出产的骏马和牦牛已经打响了名声,周边举家迁来的牧户越来越多。原本当地只有5户牧民,到了20世纪80年代,格多草原上已搭满了白帐篷,100多户牧民和上万头牲畜遍布永宝山脚下。从那时起,多布旦就敏锐地发现当地草场正在退化。
“比如夏天午后,吃饱了晨草的牦牛在刚下完雨的山谷间撒欢,粗壮牛蹄铲起一块块草皮,来年新草复发时就会变得稀疏。当草皮更新的速度赶不上数量越来越多的牦牛破坏的速度时,这块草场就会慢慢退化?!倍嗖嫉┧怠?/p>
20世纪90年代末,格多草原已黑土滩遍布,硕大的老鼠东奔西窜啃食所剩不多的草根。据多布旦回忆,最严重的时候,该村25万亩草场中有11万亩发生严重退化。
由于草场退化、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格曲河的水量也开始减少。春天狂风一来,黑土飞扬。那时,望着长满了黑色“癞疮疤”的草原,多布旦常泪流满面:“牧人没了驰骋的草场,就像雄鹰没了翱翔的翅膀,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格多村并非孤例。20世纪末,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的整个青海三江源地区,都面临草原退化带来的威胁。
2005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启动人工干预应急式保护工程,在当地探索实施禁牧减畜、人工草补播、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生态措施。当年,多布旦也下定决心,要在黑土滩上干出点名堂。
种草伊始,多布旦用双手犁开自家草场上的一小片黑土滩,撒下当地草籽,第二年却盼不来一棵草芽。后来,多布旦多方求教专家,又尝试引进内蒙古等地的优良草籽,最终还是因水土不服“全军覆没”。
2012年春,他变卖自家牲畜多方筹措资金,在时任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马玉寿的建议下,一口气种了1400亩经过良种选育的高原燕麦草。
转机来了:盈盈嫩草开始在他的试验田里生根发芽。看到了希望,多布旦和马玉寿整天趴在土里,近距离观察、讨论草的长势。这位牧民自小观察草原形成的很多见解,一度让马玉寿颇受启发。
“受阳光影响,阳坡的草最先退化,再下来是阴坡,最后是湿地,所以治理黑土滩应有先后次序”“老鼠进不去茂密的草丛,只能在周边打洞。如果将种草和灭鼠工作同时进行、合理安排,草原退化也许能得到遏制”,多布旦曾给不少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
在多布旦的影响下,格多村家家户户都自发种起了草,牛羊获得了充足的食物,个个都长得健康肥壮。同时,受益于政府投资推进的种草项目以及高原机械播种技术趋于成熟,该村黑土滩已所剩不多。
今年66岁的多布旦头发斑白,走路已现老态。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就剩坡度大于25度的秃草山没种草了,如果今年能试种成功,他许下的誓言就可以实现了。“等有一天干不动活的时候,希望能不负养育我的草原,给子孙留下绿水青山?!?/p>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